起起落落,宛若梦一场……昔时上海信托公司那些糟心事

Connor 币安Binance官网 2022-11-05 187 0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关注三万法币我们

文│杨天亮

中国的信托业起步较晚三万法币。信托公司本是金融产业高度发展的产物,在1921年始有信托业的出现,当时一下子成立了10余家,大多数不具备经营信托业务的条件,而是以参与交易所股票投机为主要业务。是年冬爆发的“信交风潮”,100多家交易所纷纷倒闭,风潮过后只剩6家,10多家信托公司风潮过后继续营业的只有通易信托公司和中央信托公司(后改名中一信托公司)2家。

初创与重组

起起落落<strong></p>
<p>三万法币</strong>,宛若梦一场……昔时上海信托公司那些糟心事

原上海信托公司办公大楼

上海信托公司诞生手1930年三万法币。是由广东人程联,发起创办的。程联从小生长在美国,耳闻目睹其信托事业极为发达,遂立志也要在中国创办中国化的信托公司。他从美国回到中国后,邀请刘亦焯等志同道合者,共同发起组织成立了上海信托公司。上海信托公司于1930年创办,呈准财政、实业两部注册给照,经营银行、信托、保险、地产等业务,资本二十万元,其中半数系以地产作股。第一任董事为刘亦焯、陈维翰、程联、梁守一、杨文蔚、伍展空、董纯瑶、王阁臣、伍连德、杨洪麟等,监察人邬志坚、卓吾,董事会选举刘亦焯为董事长,聘请程联为总经理。于1931年2月4日开业,以北四川路801号为公司所在地,嗣迁宁波路73号。

第二年,由于经营地产获利颇丰三万法币。然而,好景不长,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受战事影响,业务衰退。1934年经股东郭秉文拉拢中国农工银行参加投资八十八万三千元,连同原股本折合数,凑成资本一百万元,修正章程,改选杨介眉、郭秉文、徐寄庼、刘亦焯、陈维翰、张澹如、齐云青、王幹丞、夏筱芳、严叔和、程联为董事,邬志坚、陈光甫、张公权为监察人。并添设储蓄部,拨资本十万元为基金,呈准财政、实业两部为增资登记,颁给执照,并由董事会互选杨介眉为董事长,郭秉文、徐寄庼为常务董事,仍以程联为总经理。同年5月21日迁入四川路北京路口180号(今北京东路190号)新址营业。

起起落落<strong></p>
<p>三万法币</strong>,宛若梦一场……昔时上海信托公司那些糟心事

展开全文

与此同时,扩充人员至五十余人三万法币。然而,才过了一年有余,业务又转衰落,导致总经理程联辞职。1936年8月1日,改聘齐致兼任总经理,并裁员十分之八,仅剩员工十余人。抗战爆发后,曾于1940年在云南昆明设立分公司,又于1942年,在甘肃兰州设立另一分公司。由于总经理齐致常驻重庆,无暇兼顾,遂于1943年改聘程顺元为总经理,兼昆明分公司经理。与此同时在昆明办理了增资法币二百万元的手续。在上海总公司方面,因董事长杨介眉于1942年逝世,改选徐寄庼继任董事长,并于1943年在上海实现增资计划。此时总公司资本为中储券四百万元。1945年,总经理程顺元辞职,仍聘齐致为总经理。齐致,号云青,河北高阳人,法国巴黎大学毕业,历任中国农工银行总经理,世界书局监察人,上海长德榨油厂董事长,合众产物保险公司董事长,上海市银行商学同业公会理事,上海市信托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等职。1946年,调整增资为法币三千五百万元。数年间,公司业务颇多进展。1948年,改为金圆券时,又调整增资为金圆券一百万元。当时一方面因资金来源无着;另一方面由于国民党政府强制收兑黄金、外汇,上海信托公司被迫将历年经营所得之黄金五百十五两,美金十六万八千余元,港币三万七千九百余元,全部兑与中央银行,并即以兑换所值充作增资资金,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从此公司元气大伤。1949年,总经理齐致、协理李鸿球相继离沪。上海解放初业务基本停顿,已经疏散职工二十余人。9月间,以公司本身资产完成增资为人民币二亿元。后经董事会决议,由信托部经理卢培仁代理协理职务,主持公司事宜。同年11月奉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命令:以本公司官私股份重组。

重组以后,根据华东局相关部门有关催收款项各户指示事项,逐一进行落实,分别发文并派专人催理三万法币。除昌勤厂已经清偿外;申新二、五厂,也可以于当月内完成清偿;另外,诸如光中染织厂等数户催收工作也在抓紧进行中。

鑫丰抵押风波

起起落落<strong></p>
<p>三万法币</strong>,宛若梦一场……昔时上海信托公司那些糟心事

鑫丰面粉厂建于朱家角放生桥沿岸

此后,上海信托公司曾经联手浙江兴业银行和新华银行对鑫丰面粉厂抵押贷款,扶植该厂恢复正常生产三万法币。鑫丰面粉厂于1943年10月,由陈家臬集资创设于青浦县朱家角,系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工厂的主要生应设备有十八吋钢磨四台,汽油发动引擎部(当时由于汽油供应紧张,已改用木柴)。当时该厂的生产能力是,如日夜开工,可产三金牌(该厂产品名称)面粉五百包。该厂共有职工五十人。该厂以往作风素来稳健,劳资关系亦颇融洽。但1949年12月间,原本该厂与松江区中建公司曾定有三千包面粉定货合同,恰逢上海市人民政府打击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为配合压平物价政策,以为无利可图的中建公司突然中止合同,从而导致正在生产此批面粉的该厂蒙受莫大之损失,由于资金周转不灵,该厂生产陷入困 境。嗣于12月间,该厂打听到上海信托公司拟投资生产事业,经该厂另一负费人李修明介绍,双方进行谈判合营。几经磋商至1950年2月初将近达成协议,由上信投资五亿元(第 一版人民币,下同),故上信于2月4日先行贷给二亿五千万元,该厂则以厂房、机器作抵。 俾该厂购小麦存储,同时该厂即与新华银行洽商,请求贷款以资周转,待上信投资款项拨 到时即行归偿。其时,浙江兴业银行亦正与该厂接洽贷款四亿元事,以该款所购小麦封仓作抵,并派员驻厂管理为条件。新华银行鉴于上信与浙兴竞相投资或贷款,并且考虑到其过去信用颇佳,故于2月1日与之签约,……2月1日用八千万元,2日加用贰千万元,押品即以该厂面粉栈单作抵。讵料1950年2月6日,二·六敌机轰炸后,市面一般情况转变,上亿元之议须重加考虑。但浙江兴业银行却认为该厂地处朱家角,不受上海市的电力影响,前途当有希望;同时又能掌握押品,故除原已信贷五千万元外,于2月11日起,另用抵押方式陆续贷给二亿五千七百五十万元。以上系三行贷款之经过,总计本金六亿五千七百五十万元。

起起落落<strong></p>
<p>三万法币</strong>,宛若梦一场……昔时上海信托公司那些糟心事

浙江兴业银行共同参与鑫丰贷款项目

该厂自取得贷款后,起初确向各地收购小麦运厂,但其时贷款利息甚高,该厂原来估计旧历新年期货市场上面粉看涨,对于利息可以负担,前景比较乐观三万法币。岂知旧眼光估计错误,新正红蓝仍与年底限价相同,由此造成成本高于成品,该厂无法继续生产,遂不得不于2月底宣告停业。但在停业之前,该厂对其他私人借贷即利用浙江兴业银行之贷款全部予以还清。故该厂停业后的债务人,除朱家角当地一般代售商及农民执有该厂面粉栈单约计二千九百包外,仅剩上海信托公司、浙江兴业银行及新华银行三家而己!事不宜迟,当即由三行联合向该厂催索,然而令人沮丧的是:几次商讨一无办法。当时较为简单的办法是对该厂进行破产清偿,但那样做损失太大,当时上海信托公司曾提议“先行处分质品小麦(该厂库存原料),再行处理厂房、机器”的清偿方案。按当时的实际情况为:浙兴占该厂债权46.89%,新华16.06%,上 海信托公司占37.05%。

为了挽回损失,三行经调查后决定成立银团,共同对该厂进行债务催讨、清欠,决定再次给予该厂四个月的保本期,时间从1950年5月9日至9月9日三万法币。然而该厂于9月9日约定之四个月保本期满后,仍未提出具体解决办法,考虑到该厂为朱家角唯一稍具规模之工业。当地工商机关决不同意停止生产,且该厂当时已接受委托加工任务,可以进行保本生产,自应勉予扶植。经上海信托公司与浙江兴业、新华两银行联名去函严催后,以及两度集谈协议后,决定对该厂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该厂先付银团一部分利息两千万元,约合5月9日至9月9日应付利息之三成;二、该厂在苏南区分配到之委托加工任务及自营部分共计产量,足敷开足全日班,而原有职工四十余人系日夜二班所需,故拟请精简人员百分之四十;三、精简费用约需二千万元向银团借用,质品小麦二百担,由该厂经理以其当地自有之房产补足押品;四、继续订约三个月,由劳资双方保证保本自给并完成加工任务。如有盈余提付利息若干,再行协商。当时浙江兴业银行和新华银行二家均主张如此办理,既然如此,上海信托公司自然不便提出异议。另外,此前,鑫丰面粉厂的产权持有人陈家臬甚至愿意以自家房产作抵。如此,鑫丰面粉厂得以避免破产,维持继续生产;而朱家角镇的百姓也能继续受益。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三万法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