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的北京,鲁迅等大学教授月薪的购买力,是如何恐怖的存在

1928年国府南迁之后,北京的政治、金融中心功能被转移,达官显贵搬走消失了,社会经济也跟着受到很大影响,好多商号、饭馆破产,一度百业凋敝民国法币购买力。北京本身也缺少工业和其他支柱产业,使得文化教育事业成为北京城市的命脉。

民国时的北京<strong></p>
<p>民国法币购买力</strong>,鲁迅等大学教授月薪的购买力,是如何恐怖的存在

1931年,北京的高等大学有26所,几乎占了全国一半,国立的著名的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平大学等,私立大学有燕京、辅仁、协和、中法等,北京还有两个国立研究院,有全国最大的图书馆等民国法币购买力

民国时的北京<strong></p>
<p>民国法币购买力</strong>,鲁迅等大学教授月薪的购买力,是如何恐怖的存在

据统计,每年中央汇往北京的教育文化经费达到400余万,加上清华、燕京、协和其他经费来源和学政机关,每年合计不低于1000万元,大中小学生不下10万人,按每人每年花费100元计算,每年因为教育文化事业给北京城带来的流通金额达到了2000万元民国法币购买力。文教事业成为了北京的生命线。

民国时的北京<strong></p>
<p>民国法币购买力</strong>,鲁迅等大学教授月薪的购买力,是如何恐怖的存在

展开全文

前朝的王府民国法币购买力,纷纷被各所大学收入校园,郑王府典给了中国大学,醇亲王府给了民国大学,协和医科原址是豫王府,睿王园到了燕京大学手中,辅仁大学的庆王府,平大工学院的端王府,淳王花园成为了清华园......

当时社会上最有钱的人?当然是教授们了民国法币购买力

民国时的北京<strong></p>
<p>民国法币购买力</strong>,鲁迅等大学教授月薪的购买力,是如何恐怖的存在

一等行政科员月薪100元,一般中学教员为一百几十元,公立中学教员200元以上,清华、北大的教授们起步月薪400元,好一点500元民国法币购买力。那时候北京的教授们,谁家里没几个厨子、几个佣人、家里没有包车,出门简直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的。由于知名教授数量不多,各大学校愿意兼聘,所以很多教授身兼数校教职,每月薪水达到了比较恐怖的一两千元(鲁迅就是拥有大把兼职的佼佼者)。

民国时的北京<strong></p>
<p>民国法币购买力</strong>,鲁迅等大学教授月薪的购买力,是如何恐怖的存在

同期北京的四合院瓦房,每间售价100余元,普通平房一间用不了100元民国法币购买力。鲁迅先生每月的薪水用来买一座一般规模的四合院,还是可以实现的,简直是人生赢家啊。事实上,北京当时的大学教授们,也确实会把购买房屋用于出租作为投资的一种手段。

民国时的北京<strong></p>
<p>民国法币购买力</strong>,鲁迅等大学教授月薪的购买力,是如何恐怖的存在

为什么说鲁迅先生的收入比较恐怖,列一份同时期北京其他职业的月薪来说明:保姆月薪3-6元;厨师8-12元;包车车夫16-20元;小学教师30-70元民国法币购买力

那时候的一元现大洋,能折成230大枚铜元,物价水平呢?一斤五花肉是30铜元,一个小康之家的四口人,一月生活费不超过十二块钱民国法币购买力

民国时的北京<strong></p>
<p>民国法币购买力</strong>,鲁迅等大学教授月薪的购买力,是如何恐怖的存在

1930年,北京某社会调查所记账式调查全城工薪阶层的家庭收入,调查对象共有两千多家,包括小学教员、人力车夫、三等巡警、纺织厂工人和店员等,最后得出的结果是:每家平均月收入十六块大洋,也就是说,一年辛苦下来,假如不吃不喝,买一两间平房,做一名有产者的小目标,还是可以实现的民国法币购买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