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交易所)

  郭凯天

  如果说互联网的兴起给公益提供了一个全新渠道,那么在今天,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巨大增量,则对整个中国公益的版块结构进行了重构,以微信支付、手机QQ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方式的崛起,引领互联网公益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的去中心化与链接特征,让公益生态圈更加生机勃勃,其带来的“指尖公益”,不仅意味着从项目推送、捐赠、进展反馈在手机上成为闭环,也意味着公益组织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朋友圈,将朋友与圈子连接,成倍放大公益的影响力。面对国家的天灾与人祸、陌生人的疾病与苦难、山区孩子的失学与无助、文化的失传与凋敝,我们除了伤感、惋惜、抱怨,更可以展开行动、带来改变。因为公益,更多人成为网络时代的“平民英雄”。

  33岁的女程序员龙梅前后发起6次“一起捐”,号召251人捐赠19772元;12岁的小女孩小飞蟹和伙伴一起号召787人,为“种树人的雾霾之战”筹款11899元……网络公益时代,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不管是谁,多大年龄,身处何处,在移动互联网公益平台上,基于善念、勇气而发起的募捐行为,都可能使人们成为去中心化时代的一个节点,成为朋友圈里的意见领袖,受助者心中的超级英雄。因为去中心化,因为更广泛的链接,我们看到公益项目更加多样化、公益故事更加富有情感,公益行业更加欣欣向荣、充满生机。

  移动互联网还带来了一种更轻量的参与方式,让人人可公益变为现实。如微信运动里的步数排行榜,大家可以通过运动的方式PK争夺排行榜首,也可以把自己的步数捐出去,换成牛奶和鸡蛋给到山区小朋友。网友捐步数、腾讯搭建平台、企业匹配捐赠资金,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该活动上线1个月,网友捐赠步数达到了376亿步, 相当于绕地球563圈。

  如何利用互联网的核心能力做创新公益,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更多样化的参与方式,让人人可公益从理想变成了所有人触手可及的现实。

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交易所)

  正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给公益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我们希望连接各方力量,包括全球数十家知名企业、上百个NGO组织,以及中国最顶尖的创意机构,共同发起中国首个互联网公益节日,通过移动互联网化、社交化等创新手段,用轻松互动的形式,发动全国数亿热爱公益的网民通过小额现金捐赠、步数捐赠、声音捐赠等行为,以轻量、便捷、快乐的方式参与公益。

  公益理应是一个开放与包容的场域,它不仅是少数人的权利,更应是多数人的福祉。2015年,公益“互联网+”大潮来袭,故事已开始,盛世未到来,“互联网+公益”还将有更多、更美好的可能。

  (本文节选自腾讯高级副总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郭凯天在“99公益日”活动上的致辞)

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交易所)

评论